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
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凌乱。
请公放笔为直干。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开头四句和结尾五句,从《双松图》的艺术效果着笔,渲染韦偃画艺的出神入化。中段八句,描写《双松图》的画面,画的实境是双松和松下老僧。诗人用诗的语言再现了松之奇崛和僧之灵异,造成了奇峭的诗境美。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1)已老韦偃少。
天下有几人精于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还年轻。
绝笔长风起纤末(2),满堂动色嗟(3)神妙。
画成停笔便觉松梢长风起,满堂观者无不动容叹神奇。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4)交错回高枝。
两株古松暴裂着长满苔藓的皮,盘绕的高枝有如青铁交错而屈曲。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5)雷雨垂。
剥蚀的树干好像龙虎的白骨,阴森的树叶好像低垂的雷雨。
松根胡僧憩(6)寂寞,庞眉皓首(7)无住著(8)。
松很处一位西域僧人在静息,眉发斑白神情超脱无拘羁。
偏袒右肩(9)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
袒露右肩光着双脚,身前松子落满地。
韦侯韦侯数(10)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11)。
韦侯啊韦侯尽快来相见,我有一匹好素绢。
重之不减锦绣段(12),已令拂拭光凌乱(13)。
其价不亚于锦绣缎,我已让人把它修饰得平展,
请公放笔为直干(14)。
请您挥笔画直干。
(1)毕宏:当时著名画家,善画古松奇石,天宝年间官为御史,后拜给事中。
(2)绝笔长风起纤末:绝笔:谓画成而搁笔。长风起纤末:形容此画之笔力劲健,风格高举。
(3)嗟:赞叹。
(4)屈铁:比喻松枝弯曲而色黑如铁。
(5)太阴:这里指阴森黑暗。
(6)胡僧憩:胡僧:西域僧人。憩(qì):休息。
(7)庞眉皓首:长眉白头。
(8)住著:佛教用语,即执著。
(9)偏袒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10)韦侯韦侯数:韦侯:即韦偃。数:快。
(11)东绢:四川盐亭县有鹅溪,县出绢,谓之鹅溪绢,亦名东绢。
(12)锦绣段:精美的丝织品。
(13)光凌乱:指素绢舒展时光影凌乱的样子。
(14)直干:指树干挺拔的松树。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韦偃善画鞍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画录》:“(韦偃)画高僧、松石、鞍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后,就与韦偃相识,这首题画诗,就作于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