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宁陵

韩驹 〔宋代〕 韩驹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毵毵。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夜泊宁陵》是宋代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两联先写夜泊以前,船走得飞快,衬映出诗人的心情,以动、行来为下面的静、泊作陪。第三联写夜泊,以景为主,第四联转而写情,使诗有余味。全诗构思精巧,在描写场景及遣词造句上也很得熔炼之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汴水(1)日驰三百里,扁舟(2)东下更开帆。

汴水奔流,日驰三百里,我的船儿向东顺流而下,还张起了白帆。

旦辞(3)杞国(4)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清晨时离开杞国,刮着微微的北风;晚上泊舟宁陵,月亮正照着南边的舷窗。

老树挟霜鸣窣窣(5)寒花(6)垂露(7)毵毵(8)

一棵老树满带着清霜,凉风吹来,窣窣作响;花儿上凝聚着寒露,慢慢滴落,连绵不断。

茫然(9)不悟(10)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我只觉得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身在何处,眼前的水色与天光都是蔚蓝。

注释

(1)汴水:即汴河,在今河南境内,流入黄河。

(2)扁舟:小船。

(3)旦辞:清晨辞别。

(4)杞国:古国名,今河南杞县。

(5)窣窣:象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6)寒花: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7)垂露:露珠下滴。

(8)毵毵:细长的样子。亦作“毶毶”。

(9)茫然:犹惘然。失意的样子。

(10)不悟:不知道。

创作背景

根据诗题和诗意,《夜泊宁陵》此诗应是南北宋之交诗人从杞县乘船沿着汴河航行,在一个夜晚停泊在宁陵时有感而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拼音版

nínglíng

biànshuǐchísānbǎipiānzhōudōngxiàgèngkāifān

dànguófēngwēiběinínglíngyuèzhèngnán

lǎoshùxiéshuāngmínghánhuāchuíluòsānsān

mángránshēnchùshuǐtiānguānggòngwèilán

作者简介

韩驹

韩驹

宋代诗人、诗论家

韩驹(1080—1135),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所在今四川仁寿)人。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