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山人归泰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手法着重突出范山人抱白鹤回泰山的景致,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第三四句描绘范山人抱白鹤与诗人的距离渐渐拉远,由近在咫尺,直至仍能清晰可见。第五六句讲述诗人巧妙地以红日为衬托,范山人抱白鹤仍能依稀可见。末两句描绘一幅云朵遮白鹤、人影望不及的远景。此诗在色彩的点染上颇具匠心。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诗人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亦寄予出诗人对求仙学道的向往之情。
鲁客(1)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东鲁范山人抱着求仙的愿望,告别我又要回到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2)在青崖间。
入山群岩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3),日观(4)近可攀。
过去南天门,日观峰即可登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时回还?
(1)鲁客:指范山人。
(2)杳:远。
(3)天门:指泰山的南天门。
(4)日观:日观峰。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日出处。“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
范山人,李白在东鲁时的友人,名字、生平不详。李白诗中有《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之范居士,杜甫诗中《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之范十,与此范山人可能同为一人。此诗为李白辞朝归东鲁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