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楚昭王庙

韩愈 〔唐代〕 韩愈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题楚昭王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首二句通过对楚都苍凉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之情。后两句悲凉之感消散,恢复了自信,增强了九死不悔的决心。全诗写出了荒凉而又意味深长,将诗人的心情转换描写的淋漓尽致。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丘坟(2)满目衣冠(3)尽,城阙连云(4)草树荒(5)

满眼累累的坟丘,昔目的贵胄士大夫都早已作古,高耸入云的城楼隐没在荒草树木之中。

犹有国人(6)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还有遗民怀念昔日楚昭王的恩德,一间茅屋中祭奠着他的英灵。

注释

(1)楚昭王:姓熊氏,名珍,平王子。

(2)丘坟:墓冢。

(3)衣冠:以衣帽穿戴代指历代世家、历史人家。

(4)城阙连云:想象楚国盛世,城楼宫殿高耸入云。

(5)草树荒:楚国城阙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荒草。

(6)国人:指楚国旧人。

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途中经过湖北宜城县境,见到楚昭王庙,感慨之下作《题楚昭王庙》此篇。

拼音版

chǔzhāowángmiào

qiūfénmǎnguānjìnchéngquèliányúncǎoshùhuāng

yóuyǒuguórénhuái怀jiùjiānmáozhāowáng

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

唐代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