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首句写雨过天晴,阴云半开的景象。次句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江上》全诗悠远淡雅,情趣横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1)含雨却低徊(2)

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

青山缭绕(3)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4)来。

远处,重重叠叠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转了个弯,眼前又见到无尽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渐渐逼近过来。

注释

(1)晚云:一作“晓云”。

(2)低徊:这里指浓厚的乌云缓慢移动。徊,一作“回”。

(3)缭绕:回环旋转。

(4)隐映:隐隐地显现出。

创作背景

《江上》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拼音版

jiāngshàng

jiāngběiqiūyīnbànkāiwǎnyúnhánquèhuái

qīngshānliáoràojiànqiānfānyǐnyìnglái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