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

杜牧 〔唐代〕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鹭鸶》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第一句写鹭鸶的外形特点,第二句写鹭鸶捕鱼的情景,第三、四两句,描绘了它们惊飞远去的美丽而生动的画面。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新颖独特,别具匠心,诗写得清幽柔美,富有诗情画意。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雪衣雪发青玉(1)嘴,群捕(2)鱼儿溪影(3)中。

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4)去,一树梨花落晚风(5)

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注释

(1)青玉:蓝绿色的玉。

(2)群捕:许多只鹭鸶在一起捕食。

(3)溪影:溪中的影子,形容溪水清澈。

(4)碧山:指山色青绿。

(5)落晚风:在晚风中飘落,随晚风飞舞。

创作背景

《鹭鸶》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诗人被晚风中的白鹭迷住了,从而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

拼音版

xuěxuěqīngzuǐqúnéryǐngzhōng

jīngfēiyuǎnyìngshānshùhuāluòwǎnfēng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