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满庭芳·促织儿》是南宋词人张镃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玉照堂词》中。此词上阕前五句刻画环境,后五句叙述静听蛩唱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下阕转写人事与蟋蟀的对应关系。一气呵成,从蟋蟀而人,由“儿时”而老大,触动悲怀满腹。
月洗高梧,露漙(1)幽草,宝钗楼(2)外秋深。土花(3)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4)织,促破晓机心(5)。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夜露润湿幽暗的秋草,宝钗楼外秋意正深。青苔沿着墙根伸展,忽见一个萤火虫坠下墙阴。静静地听着蟋蟀的叫声,断断续续,声声凄凉。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可谓费尽了苦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6),敛步(7)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8)戏斗。亭台(9)小、笼巧妆金(10)。今休说,从渠(11)床下,凉夜伴孤吟。
曾记得孩提时,小伙伴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四处搜寻蟋蟀。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又放轻脚步仔细听着,追寻逃跑蟋蟀的声音。任凭月光花影铺了满身,独自一个人也要追踪。将逮到的蟋蟀兴致勃勃地带到精美的厅堂参加戏斗,与他人的蟋蟀决一雌雄,亭台般的小笼小巧而涂金色。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雅兴已经没了。蟋蟀正在我的床下发出低吟,在寒冷的夜里陪伴着我这孤独的人哀叹悲吟。
(1)漙:露水多。
(2)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
(3)土花:青苔,苔藓。
(4)劝:催促。
(5)机心:原指机巧功利之心。这里是说蟋蟀为“劝织”而煞费苦心。
(6)灌穴: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
(7)敛步:脚步很轻。
(8)华堂:精美的厅堂。
(9)亭台:指盛蟋蟀的笼子
(10)笼巧妆金:因笼子小巧而涂金色。
(11)渠:它。
据姜夔《齐天乐》咏蟋蟀的小序,张鎡这首词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在张达可家与姜夔会饮时,听到屋壁间蟋蟀声,两人同时写来交给歌者演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