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霭霭,八表同昏,尽日时雨濛濛。搔首良朋,门前平陆成江。春醪湛湛独抚,限弥襟、闲饮东窗。空延伫,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竞春风。日月于征,安得促席从容。翩翩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当年事,同几人、亲友似翁。
《声声慢·隐括渊明停云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雨中对亲友的思念,词的下片仍然抒发忧怨。此词上下片脉络贯通,词境浑成,借景抒情,善于融化前人的句子。
停云霭霭(2),八表(3)同昏(4),尽日(5)时雨(6)濛濛。搔首(8)良朋,门前平陆(9)成江。春醪(10)湛湛(11)独抚(12),限弥襟、闲饮东窗。空延伫(14),恨舟车南北,欲往何从。
这浓云啊,重重叠叠,这季雨啊,潆潆如网,天地之间一片昏暗,平坦之地化作川江。知心朋友都在远方,搔首思念默然无语。好酒啊好酒,闲来且把盏凭窗。思念亲友一往情深,惜无车船送至远方。
叹息东园佳树,列初荣枝叶,再竞春风(15)。日月于征(16),安得促席(17)从容(18)。翩翩(19)何处飞鸟,息庭树、好语和同(20)。当年事,同几人、亲友似翁。
东园里经冬的树木,如今又已叶绿枝青。竞相展现新生的风采,的确令我乐而忘情。警诫世人有一句名言:时光流驶,岁月飞奔。真想和朋友欢快相会,如平时一样促膝谈心。自由自在的飞鸟,这会儿在庭树上歇落。安闲地收拢翅膀,啼鸣不断相互欢歌。自己当年风风雨雨中的朋友,有几个还和我一样呢?
(1)声声慢:词牌名。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2)停云霭霭:指阴云聚集不散。停云,凝而不散的云。霭霭,云集貌。
(3)八表:八方之外,指天地之间。
(4)昏:阴暗。
(5)尽日:终日,一整天。
(6)时雨:应时之雨。
(7)瀠瀠:细雨绵密貌。
(8)搔首:抓头挠发,形容有所思而不安。
(9)平陆:平坦的陆地。
(10)春醪:酒名,香美易醉,晋河东人刘白堕首创。
(11)湛湛:清澄的样子。
(12)抚:持。
(13)弥襟::充满胸襟。弥,充满、充斥。
(14)空延伫:白白地伫立了很久。延,时间长续;仁,久立。
(15)竞春风:竞于春风,在春风中逞强争胜。
(16)日月于征:日月未来往往,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日月,指时光;于,语助词;征,行。
(17)促席:彼此坐得很近。促,迫,近;席,坐席。
(18)从容:悠然自得的样子。
(19)翩翩:飞翔貌。 张衡《西京赋》:“众鸟翩翻,群兽驱骏。”
(20)好语和同:即原作的“好声相和",以鸟的相鸣求侣,比喻人的思友。
《声声慢·隐括渊明停云诗》这首词当作于移居瓢泉后,庆元三、四年间(1197- 1198)。这是一首隐括词,全词就陶渊明《停云诗》加以剪裁改写而成。
隐栝是指在按谱填词的前提下,词人根据前人诗文内容或名句意境进行剪裁、改写来创作新词的一种方法,主要括前人或时人的诗文为词,是宋词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最早进行隐括词创作的是苏轼,他亦曾隐栝陶渊明的这首《停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