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

李渔 〔清代〕 李渔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荒垄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清明前一日》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中,诗人以一个逃难者的眼光来描写寒食节,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气氛凄惨,充满了哀伤的情绪,反映了战乱中人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彷徨、哀伤的情绪。此诗诗风平易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全诗将寒食的习俗冷峻地同惨酷的现实合为一体,令人触目惊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正当离乱世(1),莫说艳阳天(2)

正值这战乱的世道,说什么天气晴好。

地冷易寒食,(3)多难禁烟。

地势寒冷容易寒食,烽火连天禁烟难以做到。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战场上的花是鲜血染成,驿路催鞭折尽了柳条。

荒垄(4)关山隔,(5)谁寄纸钱?

荒坟千里关山阻隔,凭谁来将这纸钱烧!

注释

(1)离乱世:作者经历了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大变动,故云。

(2)艳阳天:阳光灿烂、风景美好的春天。

(3)烽:烽火。

(4)荒垄:久无人扫祭之摹。

(5)凭:依靠。

创作背景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弘光朝崩溃。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占金华,民族英雄朱大典全家自焚,诗人从城中逃往深山,金华被屠城,成为一片废墟。诗人是以作《清明前一日》此诗,借纪念寒食节,抒发故国之情,哀悼死国难者。

文学赏析

《清明前一日》此诗是一首离乱诗,是寒食节在战乱时期的社会实录。而诗人笔下寒食节的春光、花柳、习俗,经过一个逃难者眼光的过滤,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影,气氛凄惨,反映了战乱中人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彷徨无主、疑惧哀伤的情绪。

首联,“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情与境偕,清明时节雨纷纷,天昏地暗,哪来艳阳天?正以象征金华一带的凄凉情景。清明前一日,本来就是寒食节,可是他却偏偏也不在题目中点出,故意在开头绕开一笔,写一个特殊年代的清明节。

颔联,“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对仗工整,反意相衬。难民们颠沛流离,无法熟炊,只能食生冷之物度日,已无一丝往昔寒食节的情趣了。这一天本来不准生火,可是今年偏偏烽火遍地,狼烟四起,更是禁不住了,在反衬中将百姓逃难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对仗亦工,活画出流民心惊肉跳的情状。他们一见到路边的红花,就触目惊心,以为是敌人屠刀滴下的鲜血;一看到驿路边的垂柳,即惊骇不已,认为是清军抽的马鞭。情景交融,将百姓的紧张心理、恐怖情绪写活。当然也就揭露了入侵者令人发指的暴行。

尾联,“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寒食节要纪念坚持操守的介之推和他的母亲。隔日是清明节应祭扫祖坟,培新土,祀麦饭,焚冥币;还应祭扫先烈墓,向为祖国献身的友人朱大典等献上一瓣心香。可是诗人逃难异地,关山阻绝,怎可去祭扫呢?他不免伤心流泪,发出浩叹。恨战乱,念祖上,悼英雄,可谓言简意深,诗短情长。

李渔是清初文坛比较活跃的诗人,此诗体现了他的诗学主张。首先是重视诗的情感性,他的《窥词管见》说:“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此诗“战场”联得之。其次,强调贵新,说“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清明前一日》此诗意境、情调都使读者耳目一新。他还提倡师法杜甫、白居易,真实地描绘深重的社会苦难,反对民族压迫,有较强的人民和社会意义。诗风平易自然,语言通俗易懂,直接贯彻新乐府运动之主张。徐世昌评曰:“其诗规模香山,真率而近俚。”这在明代诗风影响很大的清初诗坛上,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简介

李渔

李渔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

李渔(1611—1680),字笠翁,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人。曾居杭州10年,后又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达20年,经营书铺,名芥子国”,以刊书闻于时所作传奇《比目鱼风筝误》等十种,全称《笠翁十种曲》。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一名《觉世名言》),诗文杂著《李笠翁一家言》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