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由写春晓而忆及年少旧事,前两句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后两句则引出二十年“晓寺情”的难忘,展露诗情。全诗之情怀缱绻,怀旧感情的深重,均从安详的字句中表露无遗。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2)睡闻莺。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𤞇(3)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1)春晓:一作“春晚”,似作为《莺莺传》之张本。
(2)花气:花的香气。
(3)𤞇:黄色小犬。《才调集》作“娃”,《古本西厢记》作“猧”。
《春晓》此诗或元和十四年(819)作于虢州。当时距元稹初识双文(即莺莺)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但由于天欲明未明、人半梦半醒之际的“钟声”,契合了当年的特定情境,便立即引动那“二十年前晓寺情”,即《莺莺传》(《会真记》)中所述初欢情景及其后幽会情事:“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普救寺,张生寓之……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使得怀念和怅惘交织,心潮起伏,久久不平静,因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