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大野多钩棘》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中华民国时中国狼烟四起,人民涂炭的现实状况;后四句加以解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表现了作者对革命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当时发起战争的痛恨。诗句对仗工整,意境幽深。
大野(1)多钩棘(2),长天(3)列战云。
大地上闪烁着刀光剑影,天空里弥漫着烽火烟尘。
几家春袅袅(4)?万籁(5)静愔愔(6)。
只有豪门望族寻欢作乐,大好河山全部饮泣吞声。
下土(7)惟秦醉(8),中流辍(9)越吟(10)。
国民统治更多暴秦凶残,还有谁敢去写爱国作品?
风波一浩荡(11),花树已萧森(12)。
狂风恶浪到处横冲直撞,芳香花木都已枯萎凋零。
(1)大野:辽阔的原野。
(2)钩棘:带刺的荆棘。
(3)长天:广阔的天空。
(4)袅袅:微风吹动的样子。这里是指春风袅袅,春光明媚。
(5)籁:从孔窍里发出的声响。万籁指一切声音。
(6)愔愔:寂静无声。
(7)下土:即大地,《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8)秦醉:据张衡《西京赋》说:秦穆公做梦到了天上,天帝喝醉了,就把秦国的土地赐给了他。这里实际上指国民政府窃取了中国的统治权。
(9)辍:停止。
(10)越吟:唱越国的歌。据说战国时越人庄易在楚国做官,生病时还唱越国的歌,以示不忘故乡。“中流辍越吟”是说船到了河中就停止了越吟,指蒋介石在北伐的中途就公开背叛了革命。
(11)浩荡:这里用作动词,是振荡的意思。
(12)萧森:萧条零落。
《无题·大野多钩棘》此诗作于1931年3月5日,是作者鲁迅赠给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弟弟内山嘉吉的未婚妻片山松藻的。
时值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根据地连续发动第一、二次反革命军事“围剿”,除扬言要在伪“国民会议”召开前,将革命军队“一律肃清”外,还特别颁布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对国内进步文化人士施用惨不忍睹的恐怖手段。作者鲁迅感于时世借题发挥创作了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