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夜饮》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描写出北地秋天雨夜的萧瑟。颔联一转而写高堂宴会,以宴会能暂忘“迟暮心”而影射出平日的迟暮之感。颈联字面上说的是身在军中“宜”作剑舞,地处塞上只“重”笳音。然而不难看出,实则是说在边地军府中只有粗犷的剑舞、笳音可供观赏。尾联承前而抒情,表面上说能作为边城将领观舞赏乐全赖君主恩惠,实则也是含沙射影表达出了牢骚之意。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
正有高堂宴(1),能忘迟暮心(2)?
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
军中宜剑舞(3),塞上重笳(4)音。
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
不作边城将(5),谁知恩遇深!
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1)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2)迟暮心:因衰老引起凄凉暗淡的心情。
(3)剑舞:舞剑。
(4)笳:即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
(5)城将:作者自指。时张说任幽州都督。
据《新唐书·张说传》: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后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都督府设在幽州范阳郡,即今河北蓟县。此诗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幽州夜饮》诗中描写了边城夜宴的情景,颇具凄婉悲壮之情,也委婉地流露出诗人对遣赴边地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