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都引

张说 〔唐代〕 张说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邺都引》是唐代诗人张说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写曹操的英雄业绩及其豪贵生活的消逝,抒发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景慕和人世沧桑的感叹。此诗开阖动荡,气势恢宏,超越四杰,而语言上除了同样采用大量对偶之外,简古遒劲,淘尽六朝铅华,更与四杰大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君不见魏武(1)草创(2)天禄(3)群雄(4)睚眦(5)相驰逐。

魏武帝初创基业、争取帝位,群雄怨恨对立,互相争斗仇杀。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6)

白日里率领壮士们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夜间则接遇词人,在华美的宫室中吟诗作赋。

都邑(7)缭绕(8)西山阳,桑榆(9)汗漫(10)漳河(11)曲。

邺都城池曲折环绕在西山之阳,漳河两岸的树木、村庄,无边无际。

城郭为(12)代改(13),但见西园(14)明月在。

雄伟的城郭化为废墟,西园也早已荒废,只剩明月依旧高悬在天边。

邺旁高(15)多贵臣,蛾眉(16)曼睩(17)共灰尘。

当年在此轻歌曼舞的美女和炙手可热的贵臣都同样化作累累荒冢中的灰土。

试上铜台(18)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试着登上铜雀台歌舞处,可是台上也只剩下令人悲愁的萧瑟秋风。

注释

(1)魏武:曹操,曹丕建魏朝后,尊曹操为魏武帝。

(2)草创:事业的开创,此指初创魏的基业。

(3)天禄:天所赐予的名位,一种天命论说法,这里指帝位。

(4)群雄:指汉末为,争夺帝位而大动干戈的军阀们。

(5)睚眦:发怒瞪眼。

(6)赋华屋:在华丽的堂屋里赋诗。

(7)都邑:都城,指邺城。

(8)缭绕:形容城池委曲围绕。

(9)桑榆:泛指邺城附近的村庄树木。

(10)汗漫:漫无边际。

(11)漳河:源出山西,流经邺城,入卫河。

(12)墟:住过人而现已荒废的地方。

(13)代改:一代代地改换。

(14)西园:即铜雀园,曹氏父子经常在此聚会赋诗。

(15)冢:坟墓。

(16)蛾眉:美好轻扬的眉毛。

(17)曼睩:明媚的目光。

(18)铜台:即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年) 曹操所建的歌舞游宴场所,在邺城西北角。

创作背景

张说在玄宗与韦后及太平公主的斗争中有定策之功,四十几岁就官居中书令,爵封燕国公,位极人臣。唐开元元年(713年)十二月,正当他踌躇满志之际,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突然失宠,贬为相州刺史。次年秋天他来到邺都遗址,凭吊创业于兹的魏武帝曹操,感慨万千,写下了《邺都引》这首诗。

拼音版

dōuyǐn

jūnjiànwèicǎochuàngzhēngtiānqúnxióngxiāngchízhú

zhòuxiézhuàngshìjiānzhènjiērénhuá

liáorào西shānyángsānghànmànzhāng

chéngguōwéiréndàigǎidànjiàn西yuánmíngyuèzài

pánggāozhǒngduōguìchénéméimàngònghuīchén

shìshàngtóngtáichùwéiyǒuqiūfēngchóushārén

作者简介

张说

张说

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时应诏对策,得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任黄门侍郎等职。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建国。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擅长文辞,时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苏颋(袭封许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其诗多应制之作。被贬岳阳时的作品,较有特色。有《张燕公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