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张说 〔唐代〕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是唐代大臣张说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寄托着作者宦游异乡的沉郁心情和对朝廷的思恋情绪。在诗中,诗人的心绪始终与洞庭湖山水相伴相随,洞庭湖、君山的山水色形,被抹上了诗人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全诗即景遣怀,寓情于景,不显刻划而意境自现;韵脚分明,音律优美,是初盛唐之际七绝的成熟之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巴陵(3)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4)水上浮。

放眼遥望巴陵地区洞庭湖一带的秋景,成天看到的就是这孤独的君山漂浮在水中。

闻道(5)神仙(6)不可接,心随(7)水共悠悠(8)

传说这君山上曾居住着神仙可惜未能得见,我的心潮随着那荡漾的湖水绵远悠长。

注释

(1)梁六:即梁知微,时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途径岳阳入朝。

(2)洞庭山:即君山,位于岳阳市西南的洞庭湖中,风景秀丽。

(3)巴陵:郡名,即岳州,今湖南岳阳。

(4)孤峰:指洞庭山,即君山。

(5)闻道:听说。

(6)神仙:指湘君、湘夫人等传说中的神仙。《拾遗记》:“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

(7)湖:即洞庭湖。

(8)悠悠:悠长,自然。

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遂有与诗人的相遇。当时作者被贬为岳州刺史,在为梁知微举行的送别宴会上创作此诗。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

拼音版

sòngliángliùdòngtíngshānzuò

língwàngdòngtíngqiūjiànfēngshuǐshàng

wéndàoshénxiānjiēxīnsuíshuǐgòngyōuyōu

作者简介

张说

张说

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武则天时应诏对策,得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任黄门侍郎等职。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建国。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擅长文辞,时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苏颋(袭封许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其诗多应制之作。被贬岳阳时的作品,较有特色。有《张燕公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