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终南山》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一首借景抒情之诗,首联写总景,俯视滔滔渭水;翠峰直插云天;颔联写远景,写日出的壮美和岩烟的朦胧;颈联写近景,写山林的迷离昏暗,尾联收束发感慨,江山如此壮美,无须再去寻仙。此诗用词壮丽雄奇,庄重严整,音韵和谐,语势流畅。
重峦俯渭水(1),碧嶂(2)插遥天。
重叠的山峦俯瞰着渭水,青绿色的屏峰直插九天。
出红扶(3)岭日,入翠贮(4)岩烟(5)。
云霞托红日从岭上升起,苍翠的山岩贮蓄着云烟。
叠松(6)朝若夜,复岫(7)阙(8)疑全。
层层的松林早晨如夜晚,重重的远山似缺又似全。
对此恬(9)千虑,无劳(10)访九仙(11)。
面对终南我安然消千虑,无须劳烦去寻访那众仙。
(1)渭水:即渭河,黄河的主要支流源出甘肃鸟鼠山,入陕,横贯渭河平原,至潼关,入黄河。
(2)碧嶂: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
(3)扶:托。
(4)贮:储存、贮藏。
(5)岩烟:深山的岩洞能生云烟。
(6)叠松:重迭密集的松林。
(7)岫:远山。
(8)阙:同“缺”。
(9)恬:恬淡、安静。
(10)无劳:无需。
(11)九仙:众仙人。九指多数。
李世民游终南山,面对终南山雄奇壮美的景色,将人生的烦恼和忧虑一扫而光,遂借景抒情,写下《望终南山》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