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赵翼 〔清代〕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仗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野步》是清代文学家赵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勾勒出诗人拄着拐杖并顶着峭寒乘兴出游的形象,后两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外化为原本无辜的秋风,出语诙谐,在豁达的情怀中透着浓重的悲秋情调。全诗语言通俗浅显而又耐人寻味,风格诙谐风趣而透着哀凉,在写作上不落俗套,自创新意,抒发了时光把人抛、人老见白头的愁绪。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峭寒(1)催换木棉(2)(3),倚仗郊原作近游。

隐隐轻寒,驱使着我这年迈之人又已换上了棉衣了呢!值此秋光满眼,且让我拄着拐杖在近郊的原野上信步闲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5)

使我感触万端的倒是那好管闲事的秋风啊,只有你一来到了人间,便搅得枫红似火,万木凋零,催人肠断白人头。

注释

(1)峭寒:形容寒气已很厉害。徐积《杨柳枝》:“清明前后峭寒时,好把香绵闲抖擞。”

(2)木棉:旧称多年生海岛棉为木棉,这里泛指棉花。

(3)裘:皮衣,这里实指长袍。

(4)倚杖:依靠着手杖。杜甫《倚杖》:“看花虽郭内,倚杖即溪边。”

(5)红他枫叶白人头:秋风使枫叶变红、人的头发变白。人头:诗人自称。

创作背景

《野步》此诗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诗人当时六十三岁,已退居在家,但诗人并没有象一一般老年人那样,因畏寒而足不出户,反而勇敢地拄着手杖到郊外的原野散步漫游,在野外短途散步中,诗人看到大自然中的枫树一片火红,生机郁郁,让人倾慕,相形之下,自己已白发满头,于是创作此诗,借嗔怨秋风表达自己对届入暮年的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受。

拼音版

qiàoháncuīhuànmiánqiúzhàngjiāoyuánzuòjìnyóu

zuìshìqiūfēngguǎnxiánshìhóngfēngbáiréntóu

作者简介

赵翼

赵翼

清代史学家、诗人、文学家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历仕粤、滇、黔,累官贵西兵备道。不久辞官主讲安定书院,晚岁以著述自娱。他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有诗名,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家”。诗作摅写性情,真率诙谐,喜议论,善用典,咏史诗成就尤为突出。尚熔《三家诗话》称其诗“如吴越锦机,力翻新样。”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