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过水穿楼触处明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清明圆月的洒落于江畔与楼阁,显出一片皎洁光亮的景象;后两句写月缺时人固然惆怅,而月圆时人未必不愁,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情感无关。全诗格调凄切哀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过水穿楼触处(1)明,藏人(2)(3)远含清。

越过江河穿过楼阁到处一片光明,吴刚在月宫伐树,远远看去一片凄清。

初生(4)欲缺(5)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人们望着残缺的初月或残月,空自惆怅,因为月亮圆时也未必对人有情。

注释

(1)触处:到处。

(2)藏人:似月中隐若有人,或指吴刚。

(3)树:指月中桂。

(4)初生:月初刚出的上弦月。

(5)欲缺:指十五月圆后开始残缺的下弦月。

创作背景

月亮是古典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常见意象,羁旅之人大多对月抒怀,以寻慰藉,月缺时即盼望着月圆,希望在月圆时,人能如月般团圆。诗人在失意时创作此诗。《月》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文学赏析

《月》此诗写月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李商隐乃失意之人,所见之景亦着上悲凉色彩。虽然一、二句写圆月清明,洒落于江畔与楼阁,一片皎洁光亮的景象,但次句“清”字,言月亮远离人间的清冷姿态,圆月亦冷,顺势引出尾句。结尾“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一语道破,月圆时人未必不愁,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情感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全诗格调凄切哀婉。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