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退示官吏

元结 〔唐代〕 元结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贼退示官吏》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斥责统治者横征暴敛的诗作。诗序交代了历史背景,诗中表现了官吏不顾人民死活的社会现状。此诗对“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的现象发出了愤怒的谴责,揭露了安史之乱以后官吏对人民横征暴敛的罪行,批判了征敛害民的官吏,控诉了官不如贼的黑暗社会,作者表示宁愿弃官归隐,也绝不做残害人民以邀功之人。全诗质朴自然,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无雕饰之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癸卯年,西原贼人攻入道州城,焚烧杀戮掠夺,几乎扫光全城才走。第二年,贼人又攻打永州并占领邵州,却不侵犯道州边境而去。难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敌吗?不过是蒙受贼人的哀怜而巳。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如此忍心苦苦搜括呢?因此作诗一篇给官吏们看看。

昔岁(1)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隐居了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2)洞壑(3)当门前。

清泉水流经过我家门口,山涧洞谷对着我家门前。

井税(4)有常期(5),日(6)犹得眠。

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忽然遭世变(7),数岁亲戎旃(8)

忽然间遭遇到世道突变,数年来亲自从军上前线。

今来(9)斯郡,山夷(10)又纷然。

如今我来治理这个郡县,又遇到蛮夷来骚扰侵犯。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县城太小蛮夷无意洗劫,百姓贫穷他们也觉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11)

因此他们攻陷邻县境界,唯有这个道州独自保全。

使臣将王命(12),岂不如贼焉?

奉皇命来收租税的使臣,难道还比不上盗贼慈善?

(13)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现在那横征暴敛的官吏,催赋逼税恰如火烧油煎。

谁能(14)人命,以作时世贤!

谁忍心断绝人民的生路,换取时世所称赞的忠贤?

思欲委符节(15)引竿(16)刺船(17)

我想辞去官职丢弃符节,拿起竹篙自己动手撑船。

(18)(19)鱼麦,归老江(20)边。

带领全家回到鱼米之乡,告老归隐住在那江湖边。

注释

(1)昔岁:从前。岁,一作“年”。

(2)庭户:庭院。

(3)洞壑:山洞,沟壑。

(4)井税:田赋。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井九百亩,分为九区,各百亩,如“井”字,中为公田,周为私田,八家分耕,并共耕公田以为赋税,称“井税”。此处借以指唐代的赋税,即按户口征取定额赋税的租庸调法。井,即“井田”。

(5)有常期:有一定的限度。

(6)晏:晚。

(7)世变:指安史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

(8)戎旃:战旗。一说为军帐。

(9)典:治理、掌管。

(10)山夷:古代对聚集山中的武装力量的贬称。

(11)见全:被保全。

(12)将王命:奉皇上的旨意。

(13)彼:一作“被”。

(14)绝:断绝。

(15)委符节:指辞官。委,弃。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

(16)引竿:拿钓竿,代指隐居。

(17)刺船:撑船。

(18)将:带着。

(19)就:靠近。

(20)湖:一作“海”。

创作背景

《贼退示官吏》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时元结任道州刺史。此诗的小序交待了作诗的原委。诗人认为,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却不能体恤人民,在道州百姓“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舂陵行》)的情况下,仍旧残酷征敛,有感于此,作者写下了这首诗以警示征敛租税的官吏。

拼音版

zéituì退shìguān

suìféngtàipíngshānlínèrshínián

quányuánzàitíngdòngdāngménqián

jǐngshuìyǒuchángyànyóumián

ránzāoshìbiànshùsuìqīnróngzhān

jīnláidiǎnjùnshānyòufēnrán

chéngxiǎozéirénpínshānglián

shìxiànlínjìngzhōujiànquán

shǐ使chénjiāngwángmìngzéiyān

jīnzhēngliǎnzhězhīhuǒjiān

shuínéngjuérénmìngzuòshíshìxián

wěijiéyǐngān竿chuán

jiāngjiājiùmàiguīlǎojiāngbiān

作者简介

元结

元结

唐代道家学者、官员

元结(719—772),字次山,号漫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曾参加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出任道州刺史,政绩显著。其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讽谕时政,抨击官吏的横征暴敛,敢于为民请命。山水诗作也清新自然。在散文上也颇有成就。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元次山集》。又曾编选《箧中集》行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