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
桥边游女佩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
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
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
《洛阳长句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这是一组感慨今昔之作,两首诗都表达着诗人对皇帝游幸东都洛阳的愿望,以此曲折地透露出希望唐王朝重新振兴的心迹。两首诗多用拗峭之笔,词雄气健,鲜明体现出豪宕、艳丽、拗峭的特点。
天汉(1)东穿白玉京(2),日华(3)浮动翠光(4)生。
洛水穿过繁华的东都洛阳,向东流去,日光照在流动的河水上,散发出青绿色的光芒。
桥(5)边游女佩环(6)委(7),波底上阳(8)金碧明。
洛桥边游玩的女子,身上的环珮偶尔遗落,上阳宫映入洛水之中,更显得一片金碧辉煌。
月锁(9)名园(10)孤鹤唳(11),川酣秋梦凿龙声(12)。
月光笼罩着洛阳的名园,仙鹤孤独地鸣叫,洛水已然长眠,梦中还能听见当年皇帝临驾的声音。
连昌(13)绣岭(14)行宫(15)在,玉辇(16)何时父老迎?
连昌宫和绣岭宫依然还在,可是父老乡亲迎接皇帝车驾的事何时才能重现呢?
(1)天汉:天河,古代把穿越都城之河视为天河。此指洛水。
(2)白玉京:天帝所居,代指洛阳。
(3)日华:阳光。
(4)翠光:日光照入河水发出的青绿色的光。
(5)桥:天津桥。
(6)佩环: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
(7)委:一直拖曳到地上。
(8)上阳:宫名。在洛阳皇城之西,洛水北岸,北连禁苑。
(9)锁:笼罩。
(10)名园:洛阳有很多著名的园林,如嘉猷、会节、恭安、溪园等。
(11)唳:鸟鸣声。
(12)凿龙声:伊阙流水的声音。凿龙:即伊阙,在洛阳,大禹治水,看到有两山相对,形状像城阙,伊水从中间流过,所以称为伊阙。大禹开凿伊阙,疏通河水,所以伊阙又称龙凿。
(13)连昌:宫殿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宜阳。
(14)绣岭:宫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故址在今河南陕县。
(15)行宫:天子出巡时,临时驻扎用的宫殿。
(16)玉辇:皇帝的车驾。《晋书·潘岳传》:“天子御玉辇。”这里喻皇帝。
杜牧于大和九年(835)秋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到洛阳,开成二年(837)初即请假离洛阳赴扬州,探视他弟弟杜顗的病,居洛阳仅一年半。此诗作于春日,应是开成元年(836)作,时杜牧三十四岁。安史之乱后,皇帝不再驾幸东都洛阳,所以宫阙园林久经闲置,十分荒凉。杜牧因友人李甘反对郑注、李训而被贬封州司马,他为全身远祸,移疾分司东都,感到世事浮沉,难以预料,故产生淡泊之心,不汲汲于是非名利,借游览名胜以排遣时光,吊古伤今,作诗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