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近代〕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念奴娇·昆仑》是毛泽东的词作,作于1935年冬天。此词上阕借景抒情,下阕缘情发议。词从当时世界性的大冲突出发,借助昆仑山脉的高大形象,抒发了词人彻底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伟大抱负。全词雄奇瑰丽,视野开阔,想象新颖,集中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横空出世(1)(2)昆仑,阅尽人间春色(3)飞起玉龙三百万(4)搅得(5)周天寒彻(6)。夏日消溶(7)江河横溢(8)人或为鱼鳖(9)千秋(10)功罪(11)谁人(12)曾与(13)评说?

莽莽苍苍的昆仑山,纵横高耸地出现在这世界上,他是那么历史悠久,他看尽了人间的春去春来。突然间,大雪纷飞,就像三百万条玉龙在欢腾,搅得整个字宙都寒冷透彻。夏天,冰雪被大阳晒化,一时,长江、黄河水大涨,有人被淹死,千年万代的功过,谁来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14)倚天抽宝剑(15),把汝裁为三截?一截(16)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17)。太平世界,环球(18)同此凉热。

而今让我来说说这昆仑山:不要这么高,不要这么多雪。如何能背靠那蓝天抽出我的宝剑,把你栽断成为三截?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给美国,一截还给东方诸国。世界太平,全球都同样地凉或热。

注释

(1)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2)莽:莽莽,状高大。《小尔雅》:莽,大也。后世引申有鲁莽、莽撞、猛健诸义。

(3)阅尽人间春色:阅尽,看足、看尽、看遍。人间春色,不止指大地春光,而且指人世衰盛。

(4)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

(5)搅得:闹得、搞得。今语的“搞”,早期白话作品中都作“搅”。

(6)周天寒彻:满天冷透。

(7)消溶:积雪消融、融化。

(8)江河横溢: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昆仑山脉,所以昆仑山积雪消融,江河水量大增,都会泛滥起来。横溢:就是横流,即泛滥。

(9)人或为鱼鳖:江河横滥,洪水成灾,人也许为鱼鳖所食。《左传·昭公元年》:“微禹,吾其鱼乎!”

(10)千秋:千年。

(11)功罪:昆仑山给长江黄河输送的水源给人民带来了许多好处,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功;造成洪水泛滥,因而给人民带来灾祸,这是罪。在这里,罪是实写,功是虚写。

(12)谁人:何人。

(13)曾与:曾给、曾为。

(14)安得:怎得、哪得。

(15)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

(16)遗:赠与。

(17)还东国:首次发表时原作“留中国”,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改为“还东国”。

(18)环球:一作寰球,整个地球。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昆仑》这首词毛泽东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拼音版

niànjiāo··kūnlún

héngkōngchūshìmǎngkūnlúnyuèjìnrénjiānchūnfēilóngsānbǎiwànjiǎozhōutiānhánchèxiàxiāoróngjiānghéngrénhuòwéibiēqiānqiūgōngzuìshuíréncéngpíngshuō

érjīnwèikūnlúnyàozhègāoyàozhèduōxuěāntiānchōubǎojiàncáiwéisānjiéjiéwèiōujiézèngměijiéhuándōngguótàipíngshìjièhuánqiútóngliáng

作者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