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晋安

谢朓 〔南北朝〕 谢朓

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南中荣桔柚,宁知鸿雁飞。

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

怅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

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

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酬王晋安》是南朝齐诗人谢朓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随着时节推移,金乌发生了变化。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写目前困窘的处境和怅惘的心情。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化用名句,表达出诗人的心情沉痛,黯然神伤。这首诗在修辞上颇为讲究,对句也较工整,写景、抒情,多化用古人成语。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梢梢(1)枝早劲,涂涂(2)露晚(3)

萧瑟秋风划过坚劲瘦硬的枝丫,发出冷冽呼啸之声,而厚厚秋露,直到夜晚才渐渐晞干。

南中荣桔柚(4),宁知鸿雁飞。

南方的桔柚都还是繁茂生长、欣欣向荣的样子,当然就看不到鸿雁南飞了。

拂雾(5)青阁(6)日旰(7)坐彤(8)

踏着寒霜,披着晨雾,上朝参拜,晚间独坐居所,寂寞终宵。

怅望一涂阻,参差(9)百虑依。

以惆怅之情,瞻望前程,惟有山重水复,障碍层层,前途渺茫,命运难卜。

春草秋(10)绿,公子(11)未西归。

春草到了秋天变得更绿了,你王德元还未能回到京都。

谁能久京洛(12)缁尘(13)素衣(14)

而我在京都听候发落,祸福难料,万一有所不测,那我们就再也不能相见了。

注释

(1)梢梢:形容树枝劲挺。鲍照《野鹅赋》“风梢梢而过树”,首句意实本此。

(2)涂涂:露厚貌。

(3)晞:即干。

(4)荣桔柚:荣:这里用为动词,是繁茂生长、欣欣向荣的意思。桔柚:都是南方植物,据《列子》,我国南方有一种“碧树,而冬生”,这就是柚。

(5)拂雾:早晨。

(6)青阁:指朝堂。

(7)日旰:日暮,傍晚。

(8)闱:指所居庭室,着一“彤”,是与“青”字相对。

(9)参差:高低不齐.这里作繁杂解。

(10)更:变。

(11)公子:指王德元。

(12)京洛:京部洛阳,此指当时京都建康。

(13)缁尘:黑色尘垢,此指世俗污垢。缁,黑色。

(14)素衣:白色衣服。

创作背景

萧昭文于永明十二年(494年)7月登基,10月即被废,萧鸾即位,改元建武。谢朓受命掌中书诏诰,转中书郎。《酬王晋安》这首诗,大约作于那一年的秋冬。

拼音版

chóuwángjìnān

shāoshāozhīzǎojìnwǎn

nánzhōngróngyòuníngzhīhóng鸿yànfēi

cháoqīnggànzuòtóngwéi

chàngwàngcānbǎi

chūncǎoqiūgèng绿gōngziwèi西guī

shuínéngjiǔjīngluòchénrǎn

作者简介

谢朓

谢朓

南北朝文学家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