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蒹葭在秋风中的情景,对蒹葭体弱易折,常受风雪、水波、夜露伤害的处境深表同情,表现了诗人忧世忧物的博大胸怀。尾联点出蒹葭凋零较晚的特点,但仍感慨岁月蹉跎,寄寓了深沉的身世之叹和贤人失志之感。全诗以《诗经》中的意境命题,兼有《楚辞》韵味,运笔精妙,状物生动,寄托深远。
摧折(2)不自守(3),秋风吹若何(4)。
芦苇不能保全自己不被折断,在秋风面前,它无可奈何。
暂时花戴雪(5),几处(6)叶沉波(7)。
雪白的芦花暂时还没有飘落,但已有几处叶子沉入水中。
体弱春风(8)早,丛长(9)夜露多。
柔弱的芦苇在春天早早发芽,秋夜一丛丛承受露水侵袭。
江湖后摇落(10),亦恐岁蹉跎(11)。
在江湖边生长的芦苇虽凋零较迟,但仍怕岁月白白度过。
(1)蒹葭:原指没有长穗的芦苇,亦泛指芦苇。
(2)摧折:指蒹葭被秋风摧残断折。
(3)不自守:不能自保其身。守,一作“与”。
(4)若何:奈何,没有办法。
(5)花戴雪:顶着如雪的花絮。芦花色白,故以雪形容。戴,一作“载”。
(6)几处:一作“堕水”。
(7)叶沉波:枯叶沉入秋波。
(8)春风:一作“春甲”,一作“春苗”。
(9)丛长:一丛丛修长的茎叶。
(10)江湖后摇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江湖,指南方江汉湖沼。摇落,凋残。
(11)亦恐岁蹉跎:屈原《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亦,一作“只”。蹉跎(cuōtuó),时间白白流逝。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之后,时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弃官西行,滞留于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入冬以后便南下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在秦州的时候,杜甫见到被秋风摧折的蒹葭,俯仰之间,油然而起身世之叹,于是写了《蒹葭》这首诗。
芦苇生长在江边湖畔,早春发芽,入冬凋残,生命力顽强。这首咏物诗以描写秋日的蒹葭为主,同时兼写春、冬。
前两联从秋日的蒹葭着笔,极写秋风对它的摧残。干细叶长的芦苇在秋风劲吹下,毫无办法,往往枝断叶残,不能自保。以“不自守”“吹若何”表现蒹葭无力保护自己的无可奈何,以“叶沉波”表现被摧折的结果。“花戴雪”虽然写秋风中芦花盛开,洁白喜人,使人眼前为之一亮。但“暂时”“几处”搭配起来用,却使这洁白的芦花成了水中败叶的陪衬,结果仍逃脱不了与败叶同命运的结局。诗句充满了诗人对芦花的同情和无限惋惜。
颈联写蒹葭尽管“体弱”,但春日一到即早早发芽生长的本性。这两句说明蒹葭虽无力抵抗秋风侵袭,但它有顶着早春寒风发芽的勇气,又有丛生修长的优点。尾联以“后摇落”写秋日的蒹葭虽经种种摧残,仍是江湖中后凋者这一特点。但即便具有“后摇落”的品质,毕竟岁月匆匆,严冬将如期而至,强撑的枯枝烂萎成泥也为期不远了。此处伤物兼及伤己,与其说是诗人感蒹葭之命运乖蹇,不如说诗人叹时人命同蒹葭,令他见蒹葭而萌生种种感慨。尾联虽仍对蒹葭而言,但联想诗人平生少壮时何等意气,然而“老冉冉其将至兮”,生平抱负却不得施展,有感于心,因而一触即发。也有学者认为,尾联所伤的失志贤人,虽未明言,却是有所指,他就是与杜甫有着深厚情谊的诗人李白。这与李白的不幸遭遇有关。因受永王李璘事件的牵连,李白在乾元元年(758)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已经遇赦,但杜甫还不知道,还在为李白的命运担忧,所以在他的诗中一再出现了“江湖”一词。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郑玄认为蒹葭诗是慕“知周礼之贤人”而作。杜甫的这首五律,即以咏蒹葭抒发贤人失志的感慨,也是自伤的作品。全诗以《诗经》中的意境命题,而又兼有《楚辞》韵味,可以见出中国古典诗歌相互依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