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该词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写闺情,真实地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忠贞和被人抛弃的悲惨境遇。既借鉴民歌常见表现手法,质朴明快,天然无饰,而又言简意赅,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一位与琵琶女身世相同的思妇的复杂矛盾心理。含蓄深婉,怨而不怒,堪称民间词与文人词结合的典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借问(1)江潮与海水,何似(2)君情(3)(4)心?

问问江潮与海水:什么像郎君的心意,什么又像我的心意?

相恨(5)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恨郎君的情意不能像潮水一样来去有定时,思念他的时候才发现海水不够深。

注释

(1)借问:请问的意思。

(2)何似:多么相似。

(3)君情:指男方的感情。

(4)妾:古代女子自称。

(5)相恨:偏义复词,即恨。此句化用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意。

创作背景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此词作于唐代大和(唐文宗李昂年号,827年—835年)至开成(唐文宗年号,836年—840年)年间,作者在此期间常常以诗词来描绘爱情的忠贞,此词即在此背景下题作。

拼音版

làngtáoshā··jièwènjiāngcháohǎishuǐ

jièwènjiāngcháohǎishuǐjūnqíngqièxīn

xiānghèncháoyǒuxìnxiāngshǐjuéhǎifēishēn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