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御沟、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嗟前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是宋代词人曾觌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用“记神京”开篇,化实为虚,回忆当年故都“柳绿花红”的繁华景象和自己裘马清狂、“解衣沽酒”的浪漫生活。下片以“到如今”过渡,由虚入实,描绘汴京沦陷以后“满目飞蓬”的衰败现实和词人凄凉悲怆的心情。全词没有一句议论、抒情之语,但字里行间尽显忧伤之情,含蓄蕴藉,感慨深沉,读之令人黯然。
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御沟(1)、春水溶溶。平康(2)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3)。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绿花红。
记得北宋的都城,是一个富贵繁华之地,我曾在那里观赏游玩。环绕宫墙的流水微波溶溶。平康里巷、青楼歌院,到处都有富贵人家的公子骑着青骢宝马出入。马披着刺绣马鞍,还饰有镶金笼头。我也曾解衣沽酒,在歌伎弹奏的丝竹管弦声中沉醉不醒。尽情享受欢乐时光,看到的全是无限美好的柳绿花红。
到如今、馀霜鬓(4),嗟前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5)。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7)。塞笳(8)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如今我已经两鬓斑白,感叹从前之事,就好像做一场春梦。现只见漫空寒烟,遍地乱草;曾经精心雕琢的白玉栏杆,早已积满灰尘,空空锁废弃的北宋帝王的宫室。黄昏中,几声凄切的胡笳声传来,惊得雁群四散。春风吹拂,使人分外孤寂落寞。
(1)御沟:指汴京御路两旁的水沟。
(2)平康:唐代长安里名,亦称平康坊,为妓女聚居之所。这里是指汴京倡楼酒馆林立的繁华之处。
(3)骢:青白色的马,今名菊花青马,也泛指马。
(4)霜鬓:鬓发色如白霜,形容年迈。
(5)飞蓬:蓬,指蓬草,枯后根断,遇风飞旋,故称飞蓬。常用来比喻行踪漂泊不定。
(6)雕阑玉砌:雕花的阑干和玉石砌成的台阶,泛指宫殿。
(7)离宫:本指皇帝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这里是泛指汴京的皇宫。
(8)塞笳:即胡笳,古管乐器。汉时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故又称塞笳。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冬,以汪大猷为贺金正旦使,曾觌为副,前往金国。他们在回国途中,于次年(1170年)庚寅春,经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是汴京人,四十多年后故地重游,感慨今昔,家国之恨一齐涌上心头,于是写了这首《金人捧露盘·庚寅岁春奉使过京师感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