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东身在吴

施耐庵 〔元代〕 施耐庵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心在山东身在吴》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抒发了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的忧郁心情,表达了他想要实现其“凌云志”的迫切愿望。该诗也被认为是宋江所提的反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心在山东身在吴(1)飘蓬(2)江海谩嗟吁(3)

身在江州吴地心却在家乡山东,常常感叹四海飘流有如转蓬。

他时若遂凌云志(4)(5)黄巢(6)不丈夫。

有朝一日如能实现凌云壮志,有谁敢嘲笑黄巢不是大英雄。

注释

(1)心在山东身在吴:宋江家在山东郓城,发配至江州,江州属吴地。

(2)飘蓬:蓬随风而飞,比喻漂泊不定。

(3)嗟吁:叹息。

(4)凌云志:比喻志趣高迈,高举出尘。

(5)敢:怎敢,岂敢。

(6)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山东菏泽东南)人。曾一度攻入京师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后因屡战失利,自杀于狼虎谷。

拼音版

xīnzàishāndōngshēnzài

xīnzàishāndōngshēnzàipiāopéngjiānghǎimánjiē

shíruòsuìlíngyúnzhìgǎnxiàohuángcháozhàng

作者简介

施耐庵

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今大丰县白驹镇)人。自幼聪明好学,1331年(至顺二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后又仕张士诚,终因张士诚疏远忠良,愤然离去。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并为撰写《江湖豪客传》收集材料。为躲避战乱,施耐庵征求好友顾逖的意见,在兴化县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不出,专心于《水浒传》的创作。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