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画障

上官仪 〔唐代〕 上官仪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咏画障》是唐代上官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诗的首联描写画面上人物活动的背景;颔联将丽质娇美的仕女放在骀荡的春景中作正面描写;颈联从服饰这个侧面,烘托出画中美女的富贵华艳、婉媚冶丽;尾联用典,分写凤凰楼头和桃花浦里美女的情态。这首诗借助于对偶、用典等诗歌技巧,仅仅运用描写手法,表现出画面上的人和景,反映出我国早期题画诗的一般水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芳晨丽日桃花浦(1),珠帘翠帐凤凰楼(2)

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水边盛开着桃花,临水耸立着一座凤凰楼,楼上高挂珠帘翠帐,精致豪华。

蔡女(3)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蔡国的女子在水中移动着锦织的缆绳,唱着菱歌;燕地的女子在楼头挂起玉色的帘钩,眺望春景。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桃花浦水里浮动着刚刚打扮、手执轻扇的燕姬的倩影;浅浅的水面上飘散着从蔡女艳丽的衣袖里发出的香气。

未减行雨荆台(4)下,自比凌波(5)洛浦(6)游。

女子的神情,不亚于高阳台下行雨的巫山神女;女子的妩媚,可以与游于洛水中凌波微步的女神媲美。

注释

(1)桃花浦:泛指景色。

(2)凤凰楼:泛指景色。

(3)蔡女:原指蔡国(今河南上蔡、汝南一带)的女子。诗中泛指中原地区采菱女子。

(4)荆台:古楚国著名高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北。

(5)凌波:喻美人步履轻盈,如乘碧波而行。

(6)洛浦:洛水之滨。洛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拼音版

yǒnghuàzhàng

fāngchéntáohuāzhūliáncuìzhàngfènghuánglóu

càilíngjǐnlǎnyànchūnwàngshàngqiónggōu

xīnzhuānglòuyǐngqīngshànxiùpiāoxiāngqiǎnliú

wèijiǎnxíngjīngtáixiàlíngluòyóu

作者简介

上官仪

上官仪

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约608—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627—649)进士。官弘文馆学士、西台侍郎等职。永徽(650—655)时,见恶于武则天,麟德(664—665)时又被告发与废太子忠通谋,下狱死,籍其家。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时称“上官体”。又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颇有影响。原有集,已失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