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蕣华浓》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词写该女子妆饰之美、容貌之艳、歌声之亮、舞姿之婀娜。上阕写歌妓容貌。此歌妓正当青春年华,眉黛弯浅,秋波如水,容貌之艳丽,酒宴上的宾客恍然有遇仙之感受。下阕写歌妓歌舞。歌声响遏云霄,舞袖飘拂如雪花,晓莺春柳都无法与之媲美。歌舞之间,歌女又有愁眉,隐隐透露出心事,此处无非是离愁别绪。此词词笔美妙轻盈,意境玲珑剔透。
蕣华(1)浓,山翠浅(2)。一寸秋波如剪(3)。红日永(4),绮筵(5)开。暗随仙驭(6)来。
木槿花盛开,群山苍翠,水面上泛起层层细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举行的华宴,吸引了驾鹤而来的仙人。
遏云声(7),回雪袖(8)。占断(9)晓莺(10)春柳(11)。才送目(12),又颦眉(13)。此情谁得知。
歌女高亢的歌声似乎阻止住了天上的行云,她们舞姿轻盈,雪袖飘飞,赛过了晓莺的娇啼和春柳的婀娜。歌女们为客人表演助兴,可她们内心的忧愁烦恼又有谁能理解呢。
(1)蕣华:木槿花,夏秋两季开花,朝开暮敛。往往用来比拟女子容貌,暗含红颜短暂之意。华:古通“花”。
(2)山翠浅:比喻眉黛浅淡象远山。山翠:指女子翠眉。远山眉是古代女子喜爱的妆饰,将眉毛画得如同浅淡的远山。
(3)如剪:目光锐利。
(4)日永:长日。永:长,久。
(5)绮筵:丰美的酒宴。
(6)仙驭:仙人乘骑之物,一般指鹤。驭:驾驭。
(7)遏云声:声音高遏行云。据《列子·汤问》记载的故事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自以为学好了要回家,秦青在郊外为他送行,抚节悲歌,声振林木,高遏行云,薛谭这才知道没有学好,不敢再说回家的事了。遏:阻止。
(8)回雪袖:喻舞姿若雪花飘拂。
(9)占断:占绝,完全据有。断:禁绝。
(10)晓莺:喻歌声之清圆宛转。
(11)春柳:舞姿像春日柳枝一样轻盈婀娜。
(12)送目:传递眼色。
(13)颦眉:皱眉,愁眉。
《更漏子·蕣华浓》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宋代沿袭旧制,设歌妓制度。歌妓分为官妓、家妓、市井妓三种,其主要职能是在公私宴席上娱宾遣兴,侑酒佐欢。晏殊作为“太平宰相”,经常流连于歌台舞榭、酒会筵席,接触了不少歌妓。历来的歌妓词,大都着力于描绘歌妓的姿色和才艺,晏殊此词也不例外,在思想内容上并无什么开拓,但因其比喻工巧,读来自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