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夜坐二首》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第一首写诗人春夜独坐,面对当时思想界的高压政策和“万马齐喑”的局面,愤慨多端。“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正是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以及封建专制淫威造成死气沉沉的局面提出的强烈控诉。
春夜伤心坐画屏(1),不如放眼入青冥(2)。
春夜里独自伤心坐对画屏,不如漫步室外放眼望青空。
一山(3)突起丘陵(4)妒,万籁(5)无言帝坐(6)灵(7)。
一山突然高耸惹得丘陵妒,万籁无声帝座星独显威灵。
塞上(8)似腾奇女气(9),江东(10)久陨(11)少微星(12)。
长城塞外似乎腾起奇女气,江东上空久已陨落少微星。
平生(13)不蓄(14)湘累问(15),唤出姮娥(16)诗与听。
平生不似屈原心藏天问事,唤出月神嫦娥读诗给她听。
(1)坐画屏:面对屏风而坐。画屏,饰有彩画的屏风。
(2)青冥:青色的天空。
(3)一山:隐喻杰出人才。
(4)丘陵:隐喻官场的奸佞小人。
(5)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音。
(6)帝坐:亦称帝星,指北极第二星,即小熊座β星。
(7)灵:威灵有神。
(8)塞上:指边疆地区。
(9)奇女气:《汉书·外戚传》载,赵婕妤“家在河间。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这里借指奇才将要出现的预兆。
(10)江东:指长江下游地区,自古是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
(11)陨:坠落。一作“殒”,通“陨”。
(12)少微星:星名,一名处士星,古代星象家认为是象征士大夫的星。《晋书·天文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此处借指有才之士。
(13)平生:一作“从来”。
(14)蓄:心里存有。
(15)湘累问:指屈原的《天问》。屈原在《天问》中,一连举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诸如宇宙、自然、神话、历史等,对天发问,表现了诗人的探索精神。湘累,指屈原。
(16)姮娥:即嫦娥。神话人物,传说为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不死之药,奔入月宫。一作“嫦娥”。
《夜坐二首》这两首诗写于道光三年癸未(1823),诗人第四次入京参加会试落第之后。龚自珍是一位眼光敏锐和颇具时代感的有志之士,“引公羊义讥切时政,诋诽专制”“文章忘忌讳,才气极纵横”。他在保守官僚眼里,却是言语“怪诞”,放荡不羁的“狂士”,因此他纵然身怀绝世之才,却被人有意压抑不用,科场屡屡受挫。早在道光元年(1821),诗人应考军机章京,就因权贵阻挠而落选。第四次落第之后,诗人心情苦闷,有感于清王朝的科举制度摧残人才,写下这两首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