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于淮西凯旋途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节奏明快,语意爽直豪迈,情调轻松亲切。诗的前两句用泼墨写意的手法,山去山来、城门大开,足见行军之舒畅,国事之太平,人心之爽朗。后两句毫无顾忌地要地方官来迎接、犒劳,却并无恃功骄人之意,亲切无间。
荆山(3)已去华山(4)来,日出潼关(1)四扇开(5)。
荆山刚刚越过华山迎面来,红日东升潼关也四门大开。
刺史(6)莫辞迎候远(7),相公(8)新破蔡州(9)回。
刺史大人莫说迎接路途远,宰相裴度刚破蔡州凯旋回。
(1)潼关:在陕西潼关县北,于东汉末设,为秦、晋、豫交通要塞。
(2)张十二阁老使君:即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他曾在门下省做过给事中,当时通行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官员称为“阁老”。
(3)荆山:又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
(4)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
(5)四扇开:指潼关的四扇关门大开。关门东西各两扇。
(6)刺史:指华州刺史张贾。
(7)莫辞迎候远:因华州距潼关尚有一百二十里,故云莫辞远。
(8)相公:指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
(9)蔡州:淮西藩将吴元济的大本营。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唐军破蔡州,生擒吴元济。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淮西大捷凯旋途中。当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随军,即将向华州进发,为抒发胜利豪情而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