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发崇让宅紫薇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绥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临发崇让宅紫薇》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篇从秋庭幕雨的背景衬托下,勾画出一树浓花鲜艳触目的图象,明暗对比强烈,正象征诗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尖锐冲突,次联刚提出“有待”,“紧接着”“别离”,希望转为失望,感情抑扬起伏。颔联联承接别离写家室之思,结尾故作宽解,却仍无法掩饰去国离京时失意感伤的情怀。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情意深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一树浓姿(1)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2)

一树孤独的紫薇,竟千娇百媚怒放开来,秋天深深庭院的暮雨细蒙蒙类似尘埃。

不先摇落(3)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紫薇花不过早凋谢是要把欣赏的人儿等待,现在赏尝花人就要离去,花也不必再开。

桃绥(4)含情依露井(5)柳绵(6)相忆隔章台(7)

对紫薇一往深情的桃花紧紧依傍露井,轻柔芜媚的柳条对紫薇互相间的思念竟隔着幸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8)栽。

无论花开在天涯地角,同样有荣有谢,又何必定要移植到皇家苑林去栽?

注释

(1)浓姿:花树盛开的姿态。

(2)轻埃:细小的灰尘,比喻蒙蒙细雨。

(3)摇落:零落、凋谢。

(4)桃绥:桃花,绥是丝带,形容桃花的光泽。

(5)露井:没有益的井。

(6)柳绵:柳条,棉即丝棉,形容柳条的柔软。

(7)章台:战国秦宫名,在陕西长安县故城西南隅,台下有章台街。

(8)上苑:上林苑。在长安之西,本为秦时旧苑,汉武帝重新扩建,周围广三百里。

创作背景

李商隐为王的女婿,对崇让宅中的一切自然很熟悉。会昌元年(841),王茂元出为忠武节度使、陈许观察使(治所在陈州,今河南淮阳县),秋,李商隐受招赴陈许为掌书记,《临发崇让宅紫薇》此诗是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

拼音版

línchóngràngzháiwēi

shùnóng姿kànláiqiūtínglèiqīngāi

xiānyáoluòyīngwéiyǒubiéxiūgèngkāi

táosuíhánqíngjǐngliǔmiánxiāngzhāngtái

tiānjiǎotóngróngxièyàogēnshàngyuànzāi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