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秋风辞》是西汉武帝的作品。西汉元鼎四年(西元前一一三年),汉武帝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後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全诗比兴并用、情景交融,意境优美,音韵流畅,且适合传唱,是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佳作,历来受到赞誉。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1)兮雁南归。
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2),怀佳人(3)兮不能忘。
秀美的是兰花呀,芳香的是菊花。思念美人难忘怀。
泛(4)楼船(5)兮济汾河(6),横中流(7)兮扬素波(8)。
乘坐着楼船行驶在汾河上,划动船桨扬起白色的波浪。
箫鼓鸣(9)兮发(10)棹歌(11),欢乐极(12)兮哀情多。
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年轻的日子早过去,渐渐衰老没奈何。
(1)黄落:变黄而枯落。
(2)兰有秀兮菊有芳:秀:此草本植物开花叫“秀”。这里比佳人颜色。芳:香气,比佳人香气。兰、菊:这里比拟佳人。“兰有秀”与“菊有芳”,互文见义,意为兰和菊均有秀、有芳。
(3)佳人:这里指想求得的贤才。
(4)泛:浮。
(5)楼船:上面建造楼的大船。泛楼船,即“乘楼船”的意思。
(6)汾河:起源于山西宁武,西南流至河津西南入黄河。
(7)中流:中央。
(8)扬素波:激起白色波浪。
(9)鸣:发声,响。
(10)发:引发,即“唱”。
(11)棹歌:船工行船时所唱的歌。棹(zhào):船桨。这里代指船。
(12)极:尽。
(13)奈老阿:对老怎么办呢?
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十月,刘彻到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祭祀后土(土地神)。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身为大汉天子的刘彻,一生享尽荣华,又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衰老和死亡。宴尽之余,于是写下《秋风辞》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