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渔父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江行所见,先写采石黄昏景色之美,再谓白鸥来往无心,人则与世无争,不管风浪如何险恶都能泰然处之。下片承接上片以鸥鸟喻渔父,兼以自喻之意,写其有鱼堪脍,有酒可斟,过着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自然不会去关心千古的兴亡。这首词虽意志消沉,却既有意境,又有寄托,是“戏作”中的佳作。
千丈悬崖削翠(2),一川(3)落日镕金(4)。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5)风波一任。
陡峭的绿崖有千丈余高,落日照在江面上泛着金光。白鸥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风波无法预料又何必管它?
别浦(6)鱼肥堪脍(7),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9)。
鱼肥美新鲜,正是吃鱼的好时节,前村好酒值得喝干了再斟。前事已随时间深埋,兴盛或是衰败又有何关系?
(1)西江月:词牌名,此体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2)削翠:陡峭的绿崖。
(3)一川:犹满川。
(4)镕金:熔化金属。亦特指熔化黄金。
(5)选甚:不论怎么。
(6)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7)脍:把鱼切成薄片。
(8)沉沉:悠远。
(9)则甚:做甚,做什么。
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由临安赴湖北任转运副使,舟行江上,过采石矶时创作了《西江月·渔父词》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