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先说自己才华平庸,喜欢如孤云般自在,如和尚般清净,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意趣;然后写自己临上任前对长安的不舍,回望唐太宗的昭陵,表达了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全诗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清时有味是无能(1),闲爱孤云静爱僧。
太平时闲游有趣却是无能,论悠闲爱孤云论静爱山僧。
欲把(2)一麾(3)江海去(4),乐游原上望昭陵(5)。
我将手持旌麾向江海而去,行前到乐游原上眺望昭陵。
(1)清时有味是无能: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2)把:拿着。
(3)一麾:旌旗。
(4)江海去:吴兴在长江以南,东南近海,故云。
(5)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杜牧,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