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长白山谣

无名氏 〔隋代〕 无名氏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隋大业长白山谣》是隋朝民歌,被认为即是王薄所作《无向辽东浪死歌》。这是一首歌颂农民起义领袖王薄的歌谣,热情地赞美了王薄一往无前、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和他那种与反动统治阶级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这首歌谣以通俗的语言、高昂的格调、热烈的感情、铺叙的手法,颇为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古代革命农民的英雄群相。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长白山(2)知世郎(3)纯着(4)罗锦(5)背裆(6)

长白山脚下有一位知世郎,他穿着纯一色的红罗袍,外罩着鲜艳华丽的马甲。

(7)侵天半(8)(9)刀耀日光。

他手持冲天的丈八长矛,腰挂寒光闪闪的宝刀。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他以獐鹿、牛羊为食,保持着勇猛豪放的生活习性。

忽闻官军(10)至,提刀向前(11)

一旦听到官军来围剿的消息,他便提刀上马,带领队伍奋勇杀敌。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12)

是啊,与其远征辽东去战死,还不如跟随这位领袖起义反抗,即使牺牲了,又有什么可伤心的呢?

注释

(1)大业:隋炀帝杨广年号(公元605—616年)。

(2)长白山:在今山东省邹平县南。

(3)知世郎:王薄起义后的称号,意即了解时势,懂得历史趋向的人。这里泛指王薄领导下的农民起义军。

(4)纯着:一律穿着。

(5)罗锦:都是丝织品。

(6)背裆:背心。这句描写王薄起义军身穿红衣,威武整齐。

(7)矟:同“槊”,长矛。

(8)侵天半:伸到半空。

(9)轮:同“抡”,旋转飞舞。

(10)官军:指隋王朝的反动军队。

(11)荡:冲击。

(12)伤:这里指悲伤。

创作背景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他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横征暴敛,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杨广上台以后不久,就征集全国人力物力,准备发动对高句丽的侵略战争。人民坚决反对这种战争,并连续举行了多次的武装起义。公元611年,王薄率领农民在长白山区首先举起造反的旗帜,揭开了隋末农民革命战争的序幕。《隋大业长白山谣》这首歌谣就是歌颂起义军的。

拼音版

suíchángbáishānyáo

chángbáishānqiánzhīshìlángchúnzhehóngluójǐnbèidāng

zhǎngshuòqīntiānbànlūndāoyào耀guāng

shàngshānchīzhāng鹿xiàshānchīniúyáng

wénguānjūnzhìdāoxiàngqiándàng

liáodōngzhǎntóusuǒshāng

作者简介

无名氏

无名氏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