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是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山行非有期,弥(1)远不能辍(2)。
在山间行走不要在乎时间,即使需要走很久也不要停下来。
但欲掩昏旦,遂(3)复经圆缺。
本只想从清晨走到黄昏,结果又在晚上经历了圆月和残月的更替。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扶着绝壁看那像龙一样的瀑布,攀着树枝瞧那有钟乳石的小岩洞。
积(4)峡(5)忽复启,平途俄(6)已绝。
走着走着深深的峡谷就突然在眼前,平坦的路一下子就到了尽头。
峦垅(7)有合沓(8),往来无踪辙(9)。
山峦重重叠叠,来时的路已经全都看不见了。
昼夜蔽(10)日月,冬夏共霜雪(11)。
茂密山林白天遮蔽太阳,晚上遮住了月亮,这里的冬天和夏天都有霜雪。
(1)弥:更加。
(2)辍:停止。
(3)遂:于是。
(4)积:聚,累积。
(5)峡:两山夹水处。
(6)俄:突然间。
(7)垅:丘垄。
(8)沓:多而重复。
(9)辙:车轮压出的痕迹。
(10)蔽:遮盖。
(11)冬夏共霜雪:庐山由于襟江带湖,地势高峻,即使在夏天,也非常清凉。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此诗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这诗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古诗归》,录有谢灵运这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只有六句:
积峡或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他们对这诗很是欣赏。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可是谢灵运的游览诗,绝没有这样寥寥数语的;《古诗归》所录,实是残缺不全的一个片断。至少,根据《文选》李善注等古籍记载,这诗前面还有六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而且,按谢诗的一般习惯,在《古诗归》所录六句的后面,很可能还有许多句,只是不见记载罢了。总之,钟、谭二人拿残诗当完篇来评论,近乎盲人摸象。他们因此受到后人反复讥刺,这事情也变成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有名的笑话。
可是,撇开学问不谈,人们是否注意到:这诗究竟是残缺的好,还是比较完整的好?至少,《古诗归》所录六句,作为一首诗看,除开头有些突兀,总体上是不错的,诗意集中,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如果加上另外六句,就显得拖沓、累赘,节奏平缓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