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亿东归

温庭筠 〔唐代〕 温庭筠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

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燕歌已有馀声。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李亿东归》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六言诗,此诗写作者送友人李亿回归故里。首联写长安形势,别地远景,并点明归地;颔联写别地近景,以“别路”“柳”“苔”表明留别之意;颈联落到“归客”,“和风”“早莺”,托出主宾情绪意兴;尾联写酒未饮足而歌声已阑,归客即将启程。全诗景物描写清新,情感表达真切,既有慷慨激昂之气,又有依依不舍之情,在体式上使用六言,音步较为舒缓,可谓六言诗中的佳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黄山远隔(1)树,紫禁斜通渭城(2)

黄山被秦树隔在千里之外,长安宫中有斜路通往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3)苔生。

离别路上有青青弱柳飘拂,前溪水边有青苔密布繁生。

和风澹荡(4)归客,落月殷勤(5)早莺。

使人和畅的微风远送归客,拂晓月落时早莺殷勤啼鸣。

灞上(6)金樽(7)(8)饮,(9)歌已有馀声(10)

在灞上分别时酒尚未喝足,宴席上已响起惜别的歌声。

注释

(1)秦:指关中地区。

(2)渭城:本秦之咸阳,在渭水北岸,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十公里窑店镇附近。

(3)漠漠:密布的样子。

(4)澹荡:谓使人和畅。澹,一作“淡”。

(5)殷勤:指情意深厚。

(6)灞上:地名,在长安东三十里。

(7)金樽:酒杯的美称。

(8)未:不足。

(9)燕:通“宴”。

(10)馀声:即不尽之声。馀,今简化作“余”。

创作背景

《送李亿东归》此诗题目所涉人物李亿,即唐代才女鱼玄机的丈夫。此诗当作于李亿中状元之后,大致在唐懿宗咸通九年(868)春。当时温庭筠受鱼玄机委托送李亿回府。

鱼玄机曾师事温庭筠。丈夫离别,妻妾不来相送,却让其师温庭筠代劳,这说明由于门第原因,鱼玄机已不便公开与李亿的关系,从其《迎李近仁员外》《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等诗对李亿姓名的隐喻可以证明了这一点。

拼音版

sòng亿dōngguī

huángshānyuǎnqínshùjìnxiétōngwèichéng

biéqīngqīngliǔruòqiántáishēng

fēngdàndàngguīluòyuèyīnqínzǎoyīng

shàngjīnzūnwèiyǐnyànyǒushēng

作者简介

温庭筠

温庭筠

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笺注》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