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七赴西军》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律。此诗赞扬陈七素有大志,一闻国家有难,即从戎请缨,万里赴边。歌词中处处流露出浑健壮逸的意境,既有称颂又有勉励,既饱含怨恨又无迹可寻,表现了诗人关心国事的感情,预祝友人早日凯旋,也抒发出诗人对明主弃才,友人失意的愤慨。
吾观非常者(1),碌碌(2)在目前。
我看一些非凡之人,被眼前的小事纠缠。
君负鸿鹄(3)志,蹉跎(4)书剑年(5)。
你颇具有远大志向,文武才华耽误多年。
一闻边烽动(6),万里忽争先。
听说边境有敌入侵,立即赴军万里争先。
余亦赴京国(7),何当(8)献(9)凯还(10)。
我将进京谋求功名,何时你才胜利归来?
(1)非常者:非凡的人。
(2)碌碌:平庸,一般。
(3)鸿鹄:鸟名,飞得高远。
(4)蹉跎:耽误失时。比喻失意,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
(5)书剑年: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的年月。书剑,指文武之事。
(6)边烽动:边塞上的军事行动。烽: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侵。在高台上烧柴或狼粪以报警。
(7)京国:京城。
(8)何当:何时可以。
(9)献:献功。
(10)凯还:胜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