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王国维 〔近代〕 王国维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临江仙》是王国维创作于1906年的作品,其收录在王国维的《人间词》甲稿当中。《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这首词上下两片都是写景的,不同之处在于,上片写景更自然亲切。而下片由景引发联想,更显的落寂孤独。这首词也充满了王国维的清廷遗老的特色,那种对清廷走向末路,却不知路在何方的感情色彩十分浓烈。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过眼韶华(1)何处也?萧萧(2)又是秋声(3)极天衰草(4)暮云平。斜阳漏处(5),一塔(6)孤城。

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独立荒寒(7)谁语(8)(9)回头、宫阙峥嵘(10)。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11)残照(12),独拥最高层(13)

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晖中,看不清这一切,只缘身在高处。

注释

(1)过眼韶华:在眼前经过但很快就消失了的春光。《梁州令叠韵》词:好景难常占。过眼韶华如箭。

(2)萧萧:风雨声成草木摇落声。

(3)秋声:秋时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曰秋声。

(4)极天衰草:直到天边的枯草。

(5)漏处:指光线透出的地方。

(6)枕:临,靠近。《汉书·严助传》:会稽东接于海,南近诸越,北枕大江。

(7)荒寒:荒凉寒冷。宋代王沂孙《水龙吟》词:太液荒寒,海山依约。

(8)谁语:没有人可以交谈。

(9)蓦:突然。

(10)峥嵘:山势高而陡。

(11)依依:依恋不合的样于。

(12)残照:落日余晖。

(13)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离层。

创作背景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这首词的创作是王国维在苏州任教时所作,词中虽有“宫阙”、“红墙”等语,但应该不是指北京,因为这首词属《甲稿》,发表于1906年4月,而王国维此时初到北京,与词中秋天景色描写相违。

拼音版

línjiāngxiān··guòyǎnsháohuáchù

guòyǎnsháohuáchùxiāoxiāoyòushìqiūshēngtiānshuāicǎoyúnpíngxiéyánglòuchùzhěnchéng

huānghánshuíhuítóugōngquèzhēngrónghóngqiángwèifēnmíngcánzhàoyōngzuìgāocéng

作者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

近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早年留学日本,后执教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为“四大导师”之一。1927年6月,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精甲骨文研究,创立出土材料与文献相参证的“二重证见法”以治史。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少作《人间词话》标出“境界”以为词中胜境。其个人创作亦以此为指归,有《人间词》甲乙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