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三

王粲 〔两汉〕 王粲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从军征(1)路,讨彼东南夷(2)

随军千里去征战,讨伐那盘踞东南的孙权。

方舟(3)顺广川(4)薄暮(5)未安坻(6)

船船相并沿着大江而下,夜晚将至还未抵岸。

白日半西山(7)桑梓(8)有余晖。

眼前太阳半落西山,林梢上尽是夕阳的余晖。

蟋蟀夹岸(9)鸣,孤鸟翩翩(10)飞。

两岸的蟋蟀声此起彼落,江上的孤鸟翩翩飞翔。

征夫心多怀(11)恻怆(12)令吾悲。

征夫的心中有所思念,凄凄怆怆让我哀伤。

下船登高(13),草露沾我衣。

走下战船登上那高处的阵地,草叶上的夕露沾湿了衣衫。

回身(14)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回身赴帐上床休息,我心中的苦闷诉给何人。

(15)干戈(16)事,岂得念所私(17)

既然自己已参加了战斗,怎么能时时挂念一己之私。

即戎(18)有授命,(19)理不可违。

作战中随时献出生命,这种道理怎可违背!

注释

(1)遐:远。

(2)东南夷:此处指孙权。

(3)方舟:两船并行。

(4)顺广川:沿大江顺流而下。

(5)薄暮:傍晚。

(6)未安坻:没有安全靠岸,指船还在江中行驶。

(7)西山:西边的山。

(8)桑梓:是征途中所见的桑树和梓树。

(9)夹岸:河两岸。

(10)翩翩:飞翔的样子,含轻盈自如之意。

(11)多怀:思绪缠绕。

(12)恻怆:悲痛伤感。

(13)防:堤岸。

(14)回身:转身。

(15)服:从事。

(16)干戈:古代兵器,干指盾,戈指戟。干戈事,指战事。

(17)所私:指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18)即戎:用兵,交战。

(19)兹:这。

拼音版

cóngjūnshīshǒu··sān

cóngjūnzhēngxiátǎodōngnán

fāngzhōushùnguǎng广chuānbáowèiānchí

báibàn西shānsāngyǒuhuī

shuàijiāànmíngniǎopiānpiānfēi

zhēngxīnduōhuái怀chuànglìngbēi

xiàchuándēnggāofángcǎozhān

huíshēnchuángqǐnchóudānggàoshuí

shēngànshìniànsuǒ

róngyǒushòumìngwéi

作者简介

王粲

王粲

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少时即有才名,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曾受到学者蔡邕的赏识。先依刘表,未被重用。后为曹操幕僚,备受曹操重用,官拜侍中,赐爵关内侯,在兴革制度、谋划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曹操征吴,病死途中。王粲一生以文才而闻名天下,与曹植并称为“曹王”,又是“建安七子”之一,在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为“七子之冠冕”,著有诗、赋、论等60篇。多篇作品收入《文选》。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成《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