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黄庆长夜泛鉴湖有怀归之曲课予和之

姜夔 〔宋代〕 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水龙吟·黄庆长夜泛鉴湖有怀归之曲课予和之》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全词中心内容紧扣思乡写景抒情,紧扣原作。上片主要写景,通过用典及箫声表明思归心切。下片续上片思归意,而情感则变忧为喜。这首词在心旷神怡之游乐翻出执著缠绵之相思,尤在于从相思之中,又翻出对方之情,对方之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创造一种清馨幽逸的境界,于是彼我之情,有如水乳交融,融融泄泄。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夜深客子(7)移舟(8)处,两两沙禽(9)惊起。红衣入桨(10)青灯(11)摇浪(12),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14)。况茂陵游倦(15)长干望久(16)芳心事(17)、箫声里。

夜已深,移舟更向鉴湖深处,不觉惊起双双飞鸟。船桨搅动着荷花,船灯也随之摇动,泛起了阵阵波纹,竟有丝丝凉意。把酒言欢,我心怀归,有此水为证。我本有归去之志,更何况远游已倦,伊人望久,把美好之心愿,诉诸悠悠之箫声。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19)、有人应喜。画阑(20)桂子(21),留香小待,提携影底(22)。我已情多,十年幽梦(23),略曾如此。甚谢郎(24)、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25)

数着手指算了算归期还未到。伊人闻鹊而喜,画栏之前,桂树飘香,等待人儿归,待得人儿归,好与伊人携手游赏于月光之下,桂花影里。我已是自伤情多,自远游以来,悲欢离合,总如梦幻,悲多欢少,大抵如此。为何友人你也是自恨飘泊,咏出月明千里一类之词章呢?

注释

(1)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等。双调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2)黄庆长: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3)鉴湖:在浙江绍兴市南。原名庆湖,又称长湖、镜湖。

(4)怀归之曲:思乡曲。

(5)课予:嘱予。

(6)和之:按前作格律另作一首。

(7)客子:客居他乡之人。

(8)移舟:移舟近岸。

(9)沙禽:栖息沙洲的水鸟。

(10)红衣入桨:荷花倒映水中,船桨在花影中划动。红衣,指荷花。

(11)青灯:船中油灯,其光青荧。

(12)摇浪:灯光映入水中,随波荡漾。

(13)徽凉意思:徽觉凉意。

(14)有如此水:有此水作证。祖逖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此江!”

(15)茂陵游倦:司马相如称病免官后家居茂陵。茂陵,汉武帝陵墓,在今映西兴平县东北。

(16)长干望久:闺中人盼望已久。李白《长干行》:“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长干,金陵(南京)里巷名。

(17)芳心事:美好的心事。

(18)萧声里:从萧声中传达出来。

(19)鹊南飞:鹊噪报喜,行人即归,又有月夜鹤飞报喜之意。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20)画阑:雕花栏杆。

(21)桂子:桂花。

(22)提携影底:撰手于花影之下。

(23)幽梦:赚胧的梦境。

(24)谢郎:谢庄,南朝宋文学家,作有《月赋》,有“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

(25)月明千里:即指谢庄《月赋》之句,此借指友人原作。

创作背景

作者年轻时在合肥种下一段相思情事,至暮年而不改其心之诚。时光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感,不仅不能减弱和冲突作者的绵绵之恨,反而更增其悱恻难解之情。作者怀人情深,大自然之一草一木,人世间之寻常小事,往往引发其情而不能自已。如《江梅引》:“见梅枝,忽相思。”如《琵琶仙》:“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这首《水龙吟》,则是借和友人怀归之词,而抒发自己相思之情。绍熙四年(1193)之秋,作者客游绍兴,与友人黄庆长清夜泛舟城南之鉴湖,庆长作怀归之词,嘱作者和之,遂有此作。

拼音版

shuǐlóngyín··huángqìngzhǎngfànjiànyǒuhuái怀guīzhīzhī

shēnzhōuchùliǎngliǎngshāqínjīnghóngjiǎngqīngdēngyáolàngwēiliángjiǔlínfēngguīyǒushuǐkuàngmàolíngyóujuànchánggānwàngjiǔfāngxīnshìxiāoshēng

zhǐguīshàngwèiquènánfēiyǒurényīnghuàlánguìliúxiāngxiǎodàixiéyǐngqíngduōshíniányōumènglüècéngshènxièlánghènpiāolíngjiědàoyuèmíngqiān

作者简介

姜夔

姜夔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姜夔(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著《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其词清空峻拔,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