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临江仙·暮春》是宋代词人赵长卿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思乡抒怀之作。上片以景开笔,鸿去燕来,已寓词人客居思归之情。结联寒食思家,对花醉酒,虚实相映,哀丽隽永。下片转笔写归乡。春水有情送归船而又有不忍离别之情,结尾又设想人已在舟,烟雨过断桥,踏上了归途。全词表现了词人思念故园,急切渴望归去的情感。寓情于景,写欲归难舍之矛盾心态,起伏有致,语言自然流畅,含蓄隽永,富有韵味。
过尽征鸿(2)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3)。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4)夜,中酒(5)落花天。
多少次征鸿经过,梁燕归来。望眼欲穿,却没有一点家乡的消息。从春分到春社,在思乡煎熬中消瘦了,有谁同情?常常怀念家乡的寒食节夜晚,可以醉酒在落花时节。
见说(6)江头春浪渺,殷勤(7)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8)。短篷(9)南浦(10)雨,疏柳断桥(11)烟。
忽然听说钱塘江春潮高涨,似乎殷勤地想送我回去,说到离别,还是这个地方令我魂牵梦绕。南浦的雨敲打着低矮的船篷,只见断桥边的杨柳如烟。
(1)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韵格。
(2)征鸿:远飞的大雁。
(3)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4)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5)中酒:醉酒。
(6)见说:告知,说明。
(7)殷勤:热情。
(8)萦牵:牵挂。
(9)短篷:指小船。
(10)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
(11)断桥:在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堤相连。或言本名宝祐桥 ,又名段家桥。
《临江仙·暮春》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作者赵长卿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定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带。有的人苟安一隅,整天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忘故国,时时通过他们的诗词抒发怀念故国的感情,表达收复失地的愿望。这首词很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