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七哀诗》是魏晋诗人曹植作的一首五言闺怨诗,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恨,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
明月照高楼,流光(1)正徘徊。
明月照在高高的阁楼上,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轻轻晃动着。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2)。
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下伤叹着无尽哀愁。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3)妻。
请问那不住哀叹的是什么人呢?说是离乡外游,久久不归之人的妻子。
君行逾(4)十年,孤妾常独栖(5)。
夫君外行已经超过十年了,为妻的常常形只影单的一人独处。
君若清(6)路尘,妾若浊(7)水泥。
夫君就像那路上飘忽不定的轻尘,为妻就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
浮(8)沉(9)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夫妇本是一体,如今地位不同了,什麼时候才能重会和好?
愿为西南风,长逝(10)入君怀。
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投入夫君的怀抱中!
君怀(11)良(12)不开,贱妾当何依?
夫君的怀抱若是不向我开放,那么做妻子的又要依靠谁呢?
(1)流光:洒下的月光。
(2)余哀:不尽的忧伤。
(3)宕子: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
(4)逾:超过。
(5)独栖:孤独一个人居住。
(6)清:形容路上尘。
(7)浊:形容水中泥。“清”、“浊”二者本是一物。
(8)浮:就清了。
(9)沉:就浊了。比喻夫扫(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
(10)逝:往。
(11)君怀:指宕子的心。
(12)良:很久,早已。
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位,对曹植十分防备。曹植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而手足胞兄对他处处防范,令曹植心灰意懒。曹植自知功名无望,于是将满腔哀怨寄托在和他具备相同情感的怨妇的愁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