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

萧德藻 〔宋代〕 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登岳阳楼》是宋代诗人萧德藻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抒写感慨,颔联写诗人的行踪,颈联写游赏洞庭,尾联化用前人诗意而有新趣。全诗造句新颖,属对精工,一气旋转,灵动洒脱,以深沉的感慨写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气象,诗中全无迁客骚人满目萧然的伤感,倒表现出诗人无比宽广的胸怀和对美的孜孜不怠的追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不作苍茫(1)去,真成浪荡游(2)

不能插翅飞向寥远苍茫的太空,却违心地在湘黔来去浪游。

三年夜郎客(3),一(4)洞庭秋。

三年来客居在荒僻的夜郎地,今秋有幸到洞庭湖上泛一叶小舟。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翩飞的白鹭激起了诗的灵感,又见青山隐现在天的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但我仍嫌未能饱览奇绝的景色,于是舍舟泊岸登上岳阳楼。

注释

(1)苍茫:形容洞庭湖的景色。

(2)浪荡游:毫无意思的放浪江湖之游。

(3)夜郎客:诗人曾在靠近古夜郎国的峡州任职。

(4)柁:同“舵”,这里指代船。

创作背景

岳阳楼坐落在岳阳(今属湖南)城西门上,唐朝开元年间所建,宋仁宗时重修,为游赏胜地,自唐以来,写岳阳楼的诗文很多。萧德藻这一首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题写的是登临岳阳楼之前的所见所感。杨万里《诚斋诗话》录有此诗,但字句有所出入。

拼音版

dēngyuèyánglóu

zuòcāngmángzhēnchénglàngdàngyóu

sānniánlángduòdòngtíngqiū

fēichùkànshāntiānjìntóu

yóuxiánwèijuégèngshàngyuèyánglóu

作者简介

萧德藻

萧德藻

南宋诗人

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初任尤川县丞,后为湖北参议,再调湖州乌程令。因爱当地山水之美,遂移家乌程,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表示归隐不仕。曾从曾几学诗,为姜夔之师。著有《千岩择稿》七卷,死后由杨万里作序刊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