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以情感曲折细腻见长,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一般构思有别。“时间”句与“离亭”匈,将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于是,“长恨”便通过小小“泪滴”形象地折射出来。短短四句胜过万语千言。下片只用“西风”、“淡月”便勾划出秋夜的凄清。在此无可奈何之际,离妇的渺茫希望只能寄托给迷蒙的梦境。然而一声雁唳,却又将她从梦中唤醒,无情的现实更增添雁归而人未归的失落与惆怅。尽管如此,凄凉落寞之中仍暗暗透出一种乐观的希望。温润秀洁,境象高远,颇能引发读者的遐想。
时光只解(1)催人老,不信(2)多情,长恨离亭(3),泪滴春衫(4)酒易醒。
时光只知道每时每刻催人变老,却并不理解人世间的多情,你看那长亭送别时,伤心的泪水滴到衣衫上,连喝醉酒也不能使自己忘却烦恼。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5)月胧明(6),好梦频(7)惊,何处高楼雁一声(8)?
昨天夜里,梧桐树的叶子在西风中急促地响着,月色朦胧而惨淡,我的美梦不断地被惊醒,不知何处的高楼上传来大雁凄厉的叫声。
(1)只解:只知道。
(2)不信:不理解。
(3)离亭:古代人在长事短亭间送别.因此称这些亭子为离亭。亭:建在路上供行人休歇的长亭。
(4)春衫:春天所穿的衣服。此处指年少时穿的衣服,唐代张籍《白纻歌》:“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5)淡:惨淡清冷。
(6)胧明:模糊不清,此指月光不明。胧,朦朦胧胧。
(7)频:屡次。
(8)高楼雁一声:化用自唐代韩偓《生查子》:“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
作者由于离别后音信难得,由此产生离别之思。于此同时,作者又把离别与时光无情、年华渐老联系起来,形成了双重的无奈和感伤。《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此词就是在作者这两种感情的影响下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