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寒蝉凄切(2),对长亭(3)晚,骤雨初歇。都门(4)帐饮(5)无绪(6),留恋处(7),兰舟(8)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9)。念去去(10),千里烟波,暮霭(11)沉沉(12)楚天(13)阔。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14),冷落清秋节!今宵(15)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16),应是良辰好景(17)虚设。便纵(18)有千种风情(19),更与(20)何人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今后就是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对我也如同虚设。纵然有千万种蜜意柔情,又能向谁去倾吐呢?
(1)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2)凄切:凄凉急促。
(3)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4)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5)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6)无绪:没有情绪。
(7)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8)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作对船的美称。
(9)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10)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11)暮霭:傍晚的云雾。
(12)沉沉:同“沈沈”,深厚的样子。
(13)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14)那堪:哪能承受,怎能经受。那:同“哪”。
(15)今宵:今夜。
(16)经年:年复一年。
(17)良辰好景:一作“良辰美景”。
(18)纵:即使。
(19)风情:风采、情怀。亦指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
(20)更与:更:一作“待”。
柳永因作词忤仁宗,屡试不第,所以心中失意忧愤,常流连秦楼楚馆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