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览古

李白 〔唐代〕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苏台览古》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王已无处寻觅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前两句写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后两句则是借西江明月由今溯古。全诗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构思巧妙,旨意遥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旧苑荒台(3)杨柳新,菱歌清唱(4)不胜春(5)

山上荒台与残破的宫墙对着新绿的杨柳,山下采菱人的歌声中一派春光锦绣。

只今惟有西江月(6),曾照吴王宫里人(7)

当日这里的欢歌盛舞到何处去寻?只有那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西江月依然如旧。

注释

(1)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其子夫差增修,立春宵宫,与西施及宫女们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国,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2)览:观览。

(3)旧苑荒台:旧时吴王的园林和荒圮的台榭,指姑苏台。

(4)菱歌清唱:一作“采菱歌唱”。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清唱:指歌声清晰响亮,一作“春唱”。

(5)不胜春:不尽的春意。

(6)西江月:西边江上的月亮。西江,或指长江,长江在苏州西。

(7)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创作背景

《苏台览古》此诗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春李白由越州回到苏州游姑苏台时所作。作为一首怀古咏史诗,它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

拼音版

táilǎn

jiùyuànhuāngtáiyángliǔxīnlíngqīngchàngshèngchūn

zhǐjīnwéiyǒu西jiāngyuècéngzhàowánggōngrén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