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此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修禅、清心寡欲。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尾联点明义公品行高洁如莲花一尘不染,表达了诗人对义公纯洁心境的感叹与赞美。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
义公习禅寂(1),结宇(2)依空林(3)。
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4)壑(5)深。
禅房外,孤峰耸立;台阶前,沟水清浅。
夕阳连雨足(6),空翠(7)落庭阴。
久雨初停,夕阳返照,绿树的阴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中。
看取莲花(8)净,应知不染心(9)。
看到池中的莲花如此清纯洁净,我才明白义公的心境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1)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寂:一作“处”。
(2)结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一作“构”。
(3)空林:空寂的山林。
(4)众:一作“群”。
(5)壑:沟壑。
(6)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7)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8)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
(9)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