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了作者在赏心亭的所见所感,其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词的下片集中写“愁”。下片的笔调虽然轻快,实则是表现作者内心积郁的心情。全词将词人内心的情感多变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词人在写作技巧上更是设喻巧妙,想象奇特,运用移情人景等艺术手法,意蕴十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青山欲共高人(3)语,联翩(4)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5),望来终不来。

苍翠的群山似乎很想同您这位高人交谈。它们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有似万马奔腾。在茫茫的烟雨中它们迷了路,徘徊踟蹰起来。眼看着在向这边靠近,却终于又退了回去。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人们常说头上的鬓发,总是在愁苦中变白的。那么我真该拍手笑话江上的沙鸥了,它们浑身雪白,莫非一身都是愁苦么?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双调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

(2)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

(3)高人:高雅的人。

(4)联翩:接连不断的样子。

(5)低回:徘徊不进的样子。

创作背景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这时辛弃疾被叶衡推荐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到南宋已十二年。辛弃疾生于北国,目睹沦陷于金人铁蹄下的赵宋河山;如今南归十二年,又长期奔忙于各地州府,甚至屡遭诽谤打击,恢复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壮志未酬却被迫闲居。词人临亭而立,远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绪不免激荡,万般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拼音版

mán··shǎngxīntíngwèichéngxiāng

qīngshāngònggāorénliánpiānwànláishùyānquèhuíwàngláizhōnglái

rényántóushàngzǒngxiàngchóuzhōngbáipāishǒuxiàoshāōushēndōushìchóu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