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宣州元处士》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处士的隐居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元处士那种身世两忘、自甘淡泊的品行的钦慕之情,也有诗人自叹不足、“爱叹遭逢寡”的感慨,表现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全诗意境幽深,颇具哲理。
陵阳(1)北郭(2)隐,身世(3)两忘者。
陵阳山上的隐士,是身、世两忘的人。
蓬蒿(4)三亩居(5),宽于一天下。
他们住杂草丛生的简陋居室,令人觉得比整个天下还宽广。
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6)。
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地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人生自不足,爱叹遭逢寡(7)。
人们由于不知足,故常爱叹息自己遭遇不好。
(1)陵阳:陵阳山,在宣城。传说是陵阳子明得道成仙的地方。据《列仙传》: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后又放掉,五年后白龙来迎,陵阳子明上陵阳山修仙,百余年后成仙。
(2)北郭:指北郭先生廖扶。东汉人,隐居不出,专精经典,尤明天文、谶纬之术,时称之“北郭先生”。
(3)身世:身,自身。世,社会。南朝鲍照诗:“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4)蓬蒿:蓬草和蒿草。形容杂草丛生。
(5)三亩居:泛指村野寒俭的住宅。
(6)樽酒对不酌,默与玄相话:用东汉扬雄比喻元处士。扬雄字子云,为人简易,口吃不能剧谈,静默而好深思,少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有高名于当世。玄,指扬雄所著《太玄经》。这两句是说:他对着酒,却不喝,只是默默探讨渊深玄妙的哲理。
(7)寡:少。
《赠宣州元处士》这首诗写于开成三年(838),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在寻访深通哲理的元处士时作此诗赠与他。元处士,清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卷一:“牧之又有《题元处士高亭》诗,许浑亦有《题宣州元处士幽居》诗,又有《灞上逢元处士东归》诗,又有《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诗,其赠诗注云:‘元君多隐庐山学《易》,常为相国师服’,即其人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