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何草不黄

诗经 〔先秦〕 诗经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小雅·何草不黄》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小雅》的最后一篇,此诗共四章,每章四句,描写行役在外的征夫生活艰险辛劳,表达了对遭受非人待遇的抗议。全诗用反问的语调,诉说了征夫所过的非人生活,感情强烈,接连五个“何”字句的责问喷发而出,既是一种强烈的抗议,又是一种愤怒的揭露,特别是“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画龙点睛,直揭主题。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何草不黄?何日不(1)?何人不(2)经营(3)四方。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何草不(4)?何人不(5)?哀我征夫,独为匪民(6)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不做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

(7)(8)(7)虎,(9)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有芃(10)者狐,率彼(11)草。有栈(12)之车,行彼周道(13)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注释

(1)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2)将:出征。

(3)经营:往来奔走。

(4)玄:黑,草枯烂的颜色。

(5)矜: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一说可怜。

(6)匪民:不是人。

(7)匪:非。一说彼。

(8)兕:野牛。

(9)率:循,沿着。

(10)有芃:即芃芃,兽毛蓬松的样子。

(11)幽:深暗。

(12)有栈:即栈栈,役车高高的样子。一说栈为有篷的车。

(13)周道:大道。

创作背景

《小雅·何草不黄》这首诗当作于西周末年、东周初年,是宗周行将崩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乱世之音。《毛诗序》云:“《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这里把诗的历史背景指为周幽王时代。宋代朱熹《诗集传》说:“周室将亡,征役不息,行者苦之,故作此诗。”征夫们常年在外奔波,不能与家人团聚,被统治者视为草芥,视为禽兽,这样的痛苦难以抑制,于是歌唱出来以宣泄愤懑之情。

拼音版

xiǎo··cǎohuáng

cǎohuángxíngrénjiāngjīngyíngfāng

cǎoxuánrénguānāizhēngwèifěimín

fěifěishuàikuàngāizhēngzhāoxiá

yǒupéngzhěshuàiyōucǎoyǒuzhànzhīchēxíngzhōudào

作者简介

诗经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